Pen & Paper Limited

Pen & Paper Limited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Pen & Paper Limited, Event Planner, 202, 2nd Floor, Yu Yuet Lai Building, 43 Wyndham Street, Hong Kong.

【 #不只火鍋|日本正宗壽喜燒與涮涮鍋大不同 】在毫無預警下,1月才剛經歷了春天的潮濕,又突然迎來氣溫的驟降。而緊接新年的來臨,相信盆菜以外,「打邊爐」必定是最受歡迎的慶祝團聚之選。而正宗日式壽喜燒文化近年也逐漸打入香港市場,為「火鍋一族」...
15/01/2023

【 #不只火鍋|日本正宗壽喜燒與涮涮鍋大不同 】

在毫無預警下,1月才剛經歷了春天的潮濕,又突然迎來氣溫的驟降。而緊接新年的來臨,相信盆菜以外,「打邊爐」必定是最受歡迎的慶祝團聚之選。而正宗日式壽喜燒文化近年也逐漸打入香港市場,為「火鍋一族」的朋友帶來另一個選擇!

壽喜燒 (Sukiyaki)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據說因宗教理由,人民禁止進食肉類,只有當時的天皇才能享用。而牛肉貴為草食動物及農耕的好伙伴,更被喻為神聖而潔淨的代表,絕對不能侵犯。但平民為了一嚐肉鮮,只好偷偷把肉放在簡陋的鋤具裡燒熟食用,故壽喜燒又命「鋤燒」。

直到明治五年,禁止進食肉類的規條被瓦解,壽喜燒這種簡易的「鍋料理」逐漸變得普及,成為日本冬日裡必備的家庭料理,亦常於普天同慶的忘年會(新年會) 享用。

許多人或許誤解壽喜燒僅為甜醬油湯底的火鍋,但事實並非如此。撇除精心熬製的湯頭和形形色色的香料,正宗的壽喜燒只有最簡單的調味。先把牛脂放進鐵鍋,待熱後再把鋪滿雪花的和牛下鍋煎香。甜醬油與焦香味包裹著每一片軟嫩的和牛,再沾上蛋漿享用,感受油脂在嘴裡融化一刻與肉的鮮香。

相信只要與同坐一桌,各自把心愛的美食扔進鍋子裡,圍著火爐,心頭一暖,便能輕易打開話匣子,把對話與感情延續到肚子,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撰文:.3mi
相片來源:Shuttershock

#日本 #壽喜燒 #火鍋 #關東 #關西

【不只南瓜|「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回顧展:一生縣命的藝術生涯!】 提起草間彌生,你會聯想起甚麼呢?碩大無比的南瓜、無窮無盡的圓點圖案,還是她標誌性的冬菇頭髮型?最近M+博物館為慶祝開幕一周年,舉辦年度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讓大...
07/01/2023

【不只南瓜|「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回顧展:一生縣命的藝術生涯!】

提起草間彌生,你會聯想起甚麼呢?碩大無比的南瓜、無窮無盡的圓點圖案,還是她標誌性的冬菇頭髮型?最近M+博物館為慶祝開幕一周年,舉辦年度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讓大家可以回顧這位「波點女王」的生平,同時一窺充滿生命力的創作。是次回顧展,總共分為六大展區:無限、積累、全面連結、生物宇宙、死亡、生命的力量,一切按時序和主題規劃,從草間彌生創作生涯初期開始,到最近期的作品,續一審視她在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地的發展,展品涵蓋繪畫、裝置、雕塑、素描、拼貼、流動影像和檔案資料等不同媒介。今日就為大家特別推介以下看點!

貫徹始終的藝術理念:無限
其一,在草間彌生藝術創作裏面,「無限」是她始終如一不停思考的主題,因此我們不難看見她籍由繪畫、雕塑以及裝置藝術來營造密集的視覺幻象,讓觀看者猶如迷失於無窮無盡異空間一樣。其實早在1957年,她躊躇滿志離日赴美,從去程飛機上俯瞰太平洋一幕中啟發了她創作著名系列《無限的網》,即是在巨大畫布填滿一個又一個沒完沒了的圈圈,奠定其標誌性的風格,喻意以藝術來體現無限,藉此表達對生命紛雜無涯的感受。

常用的創作手法:積累
其二,將物件密集而重複地積累是草間彌生常用的創作手法。源自於童年時,在舊居附近的河道上被「鋪了數百萬顆白色石頭」的景象所震撼,因此重複和複製成了她的招牌技法,一直貫穿於其作品中,例如:在家居和其他日常物品中附上多個細小的填充布袋,還可見到大量堆積的通心粉、郵票雕塑等。她形容自己墮進了「積累的魔咒」,由於製作步驟重複且耗時費工,令她屢因筋疲力盡、精神枯竭而入院治療,可見她的堅持不慳賦予作品生命力。

新作:《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
最後,在B2層展場裏充滿了草間的招牌波點圖案和反射鏡,天花板還懸吊着布滿白色波點的巨大汽球。走進展演空間深處,你會到達一個四周鋪滿鏡面的立方體環境,讓到訪者如臨萬花筒的核心,體驗刺激五感的新作《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
這是草間彌生延續1960年代經典鏡屋和偶發藝術活動的全新演繹,為理解「無限」和「積累」的核心概念帶來截然不同的角度,令你感到自己被消融到宇宙之中一樣。

喜歡草間彌生或是想了解更多關於她作品的朋友,切勿錯過親身到M+現場體驗這位藝術大師的精彩之作!

M+年度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日期: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5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

相片來源:M+

#草間彌生 #くさまやよい

【 #不只結尾|2022 的年度欲望總結:「躺平」及「安靜辭職」 】終於來到 2022 年的尾聲,經歷了勞碌與壓抑的一年,大家都紛紛期許,來年能來個大解放,以更從容的姿態去面對身心的挑戰。經過疫情的洗禮,躺平模式(Goblin Mode)經...
30/12/2022

【 #不只結尾|2022 的年度欲望總結:「躺平」及「安靜辭職」 】

終於來到 2022 年的尾聲,經歷了勞碌與壓抑的一年,大家都紛紛期許,來年能來個大解放,以更從容的姿態去面對身心的挑戰。經過疫情的洗禮,躺平模式(Goblin Mode)經過大眾投票後,嚴選為本年度牛津英語詞典的代表詞,似乎與今年大熱的「安靜辭職」互相呼應!

Goblin Mode 中的Goblin 本是虛擬遊戲世界內的低等怪物,一向被貫以負面形象,及後引伸為「好食懶飛」、沉迷享樂的放縱態度,正正形容「躺平」的一舉一動:擺出一副不想努力、不願力爭上遊的態度。話組詞彙更一度成為內地主流青年的寫照,引起不少共鳴。

假如「躺平」被形容為主張的生活態度,「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 則是對工作領域的延伸,一種平衡生活與工作的感悟。這種行為並非真正的辭職,而是奉行安份守己的原則,只顧把份內事做好,拒絕加班,不會過份拼命工作,把應該要負責的項目完成則可。這或許與傳統社會標榜要努力工作,不要怕「蝕底」的精神背道而馳,卻是現代職人的沉默對應,更體現了 Generation Z 這世代不受束縛、愛自由的精神狀態。

年尾的總結背負了過去一年的顛簸,投票結果也許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聲音,但不要忘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夢想。趁著 2023 的來臨,來為自己附上專屬的「代表詞」吧!

撰文:.3mi
相片來源:Shuttershock

#躺平 #安靜辭職

【 #不只鉛筆屑 | 原來鉛筆刨出來的木屑都可以做吊燈? 】鉛筆屑,無可至疑一定會被大眾定義為無用的廢料,刨鉛筆時片片落地,掉到枱面上或刨筆機小盒中,最後也注定塵歸土地,被掃進垃圾筒。不過,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日本設計師久米菜々子(Nana...
23/12/2022

【 #不只鉛筆屑 | 原來鉛筆刨出來的木屑都可以做吊燈? 】

鉛筆屑,無可至疑一定會被大眾定義為無用的廢料,刨鉛筆時片片落地,掉到枱面上或刨筆機小盒中,最後也注定塵歸土地,被掃進垃圾筒。不過,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日本設計師久米菜々子(Nanako Kume)就覺得鉛筆屑的外形相當有啟發性,於是設計了一盞以彩色鉛筆屑為外觀的吊燈,非常有創意~

設計師久米菜々子憶述,從小就對鉛筆屑的形狀、刨鉛筆時產生的那種一瞬即逝的感覺很著迷。她認為增加這些廢品的尺寸和厚度,原來必須作為廢物丟棄的東西,就有可能搖身一變成新的產品,同時保持其獨特的美態。鉛筆屑吊燈就是她的得意之作,製作時先以蒸汽機軟化木塊,易於削出薄而堅固的木片和保持彈性;乾燥過程中會把它定型,塑型時調整削筆刀的角度和位置;最外層的染料模仿了彩色鉛筆削下時的邊緣,每一個燈罩的木材種類、顏色和形狀都不同,簡單就像一個個巨型鉛筆屑燈罩,燈罩的木材種類、顏色和形狀都不同,最外層的染料模仿了彩色鉛筆削下時的邊緣,絕對能以假亂真!

這個名為 Sharpener 的吊燈系列,有讓你想起小時候刨木顏色鉛筆的好時光嗎?(曝露年紀的一句話)

#鉛筆屑吊燈 #日本創意設計

相片來源:

【 #不只溜冰場|一個戶外環保溜冰場嘅誕生! 】近年,推動環境永續經營的目標,已是全世界各產業的主流共識,而時尚界一直也在關注奢侈產業過往所帶來的浪費,Burberry 就是可持續發展中的先鋒例子。今回, Burberry 繼續呼應品牌理念...
20/12/2022

【 #不只溜冰場|一個戶外環保溜冰場嘅誕生! 】

近年,推動環境永續經營的目標,已是全世界各產業的主流共識,而時尚界一直也在關注奢侈產業過往所帶來的浪費,Burberry 就是可持續發展中的先鋒例子。今回, Burberry 繼續呼應品牌理念,以環保為前題,打造了首個戶外溜冰場,讓我們一同投入喜出望外的白色聖誕中。而是次戶外聖誕企劃,又有什麼環保的看點呢?

它只是看起來像冰
這個位於 K11 MUSEA 的戶外溜冰場,是 Burberry 為了慶祝品牌全新Alpine外套系列面世而帶來的驚喜。現場除了溜冰場,還有鏡面纜車和 Burberry 雪山木屋。戶外裝置以Thomas Burberry 花押字為設計主軸,同時從系列的高山星象印花獲取靈感,站在裡面有種彷彿身臨高山之境的感覺,跟旁邊的維港景色相互輝映。

溜冰場最別出心栽的,是大家踏在腳下、看起來非常像冰的「合成冰」,名為 Glice Eco-Rink 。安裝這個人造溜冰場所用的冰料,可以於任何氣候下都保持到真冰的感覺,亳不需要電力維持,也不會浪費任何用水,達至零能源消耗。

永續時尚的產業精神
其實 Burberry 早在世界地球日 50 周年之際,展開環保計劃ReBurberry Edit 系列,利用工業廢料、回收尼龍纖維,以及再生能源製衣,一展時尚產業龍頭風範。更於今年年中為慶祝英女王白金禧之年,打造零廢棄漂浮草甸,使用到從英國各條河流中所回收的塑膠與種子紙製成,而裝置藝術關閉後所有植物都可以讓市民及遊客「領養」回家,充分體現 Burberry 保護自然環境的承諾,以及永續時尚的精神。

開講有話「You are what you eat 」,實情也是「You are also what you wear 」,今個假日不妨去體驗這個期間限定的環保溜冰場,與親友摯過一個別具意思的聖誕節!

相片來源:Burberry

#不只制作

【 #不只遊樂園|「吉卜力主題公園」開幕:宮崎駿經典動畫場景驚喜現身名古屋!】隨著日本入境防疫措施放寬,相信大家身邊最近一定愈來愈多朋友連忙買機票一解「回鄉之愁」。趁着一眾日本迷趕著返鄉下旅行之際,名古屋愛知縣長久手市「愛 ‧ 地球博記念公...
02/12/2022

【 #不只遊樂園|「吉卜力主題公園」開幕:宮崎駿經典動畫場景驚喜現身名古屋!】

隨著日本入境防疫措施放寬,相信大家身邊最近一定愈來愈多朋友連忙買機票一解「回鄉之愁」。趁着一眾日本迷趕著返鄉下旅行之際,名古屋愛知縣長久手市「愛 ‧ 地球博記念公園」以多部宮崎駿經典動畫為主軸,打造成全新夢幻遊樂園「吉卜力主題公園」(ジプリパーク GHIBLI PARK),於今月初正式開幕!

吉卜力主題公園分為五大園區,耳熟能詳的作品元素包羅萬有,現在率先開放「青春之丘區(青春の丘エリア)」、「吉卜力大倉庫區(ジブリの大倉庫エリア)」和「咚咚吭森林區(どんどこ森エリア)」三個園區;「幽靈之鄉區」和「魔女之谷區」將於明天秋天及2024年3月陸續登場。最特別的是企劃以「與自然共存」為核心價值,一反傳統純人工建造的主題公園,實行不砍伐樹木、不破壞原有林區的設計原則,活用園內未被使用的區域及既存設施,重新打造成一個與自然協調的新型主題樂園。

青春之丘區內有《夢幻街少女》中出現過的地球屋,大家可以在陽台俯瞰整個園區的景色,亦可以探訪《貓之報恩》的貓男爵和胖胖;而在吉卜力大倉庫區就完美重現《天空之城》中的飛行巨船、《龍貓》中的可愛貓巴士,以及《千與千尋》裏湯婆婆的辦公室,還有與無臉男同坐的有趣打卡位,讓眾宮崎駿迷終於可以一嘗與他合影的機會;咚咚吭森林區更有《龍貓》中小月和小梅的家,為大家創造出身臨其境的電影體驗。

主題公園會於每月 10 號開放登記三個月後的門票,有興趣遊日的朋友一定要提早登記,以及先研究了解一下各區入場時間,規劃好搶票攻略!

了解更多:https://ghibli-park.jp/ticket

相片來源:twitter@ghibliparkjp

#ジブリパーク #吉卜力主題公園 #吉卜力工作室 #宮崎駿

【  |「黑色星期五」原來非倒霉的象徵!? 】「你的貨品已送達」是近來大家網購成癮,急不及待看到的字句。伴隨著「雙11」的攻勢,Black Friday 的「劈價戰場」也愈趨激烈,各大品牌也以終極折扣示人。而經常提及的「黑色星期五」,原來非...
25/11/2022

【 |「黑色星期五」原來非倒霉的象徵!? 】

「你的貨品已送達」是近來大家網購成癮,急不及待看到的字句。伴隨著「雙11」的攻勢,Black Friday 的「劈價戰場」也愈趨激烈,各大品牌也以終極折扣示人。而經常提及的「黑色星期五」,原來非倒霉的代表,反而是商家密謀的策略?

根據銷售報告及綜合多個國家的數據,黑色星期五是銷售利潤是全年的首三位,與聖誕及Cyber Monday並列。 歷史上的「黑色星期五」是指每年的11月第4個星期五,http://xn--shop-9t6fx7unqcs5euzwm81f2ofd34e.org/,於2005年創立的噱頭,以超優惠折扣吸引消費者購物,藉此刺激收入。而貫以「黑色」的名銜,亦源自一個日常習慣:商家普遍以紅色字樣記錄虧損;反之黑色墨水則代表盈利,便透過著手命名的「黑色星期五」,寄予生意能有所增長!

當然,坊間也引來各種黑色的負面暗喻,來諷刺商家的詭計,包括反映員工忙碌非常的景象,也挪揄民眾為了搶下折扣,不惜從晚上,通宵達旦地排隊及摸黑購物。此舉引來了社會各界不同的聲音,有團體組織曾為此抗議,謝絕這段時期舉行任何促銷活動,以抵抗商家剝削的行為。為了避免黑色帶來的「厄運」,亦有商家以美國鈔票的顏色為命,改為「綠色星期五」。

另一方面,為人所熟悉及象徵凶兆的「Friday the 13th」,原意與中世紀所創立的「聖殿騎士團」有著莫大的關係。當時的騎士團擁有龐大的實力,因而被法國國王所嫉妒,於當地的13日星期五大肆殺害,「13」這數字也從此於西方國家等同不幸,與大肆宣揚的購物節大相逕庭。

黑色星期五過後,緊接著的聖誕節及新年也是消費的最佳黃金節日,各位想好一連串的購物清單了嗎?

撰文:.3mi
相片來源:Shuttershock

#黑色星期五 #網路星期一

【 #不只秋天 |秋刀魚是「食欲之秋」的國民美食】儘管香港踏進11月,才剛經歷了一場颱風,天氣反覆無常,卻也總算等待到秋天的來臨。在此乾爽又微涼的日子,也是日本傳說中的「食欲之秋」,是美食之最的季節代表。當中秋刀魚乃是食材之冠,深受國民愛戴...
18/11/2022

【 #不只秋天 |秋刀魚是「食欲之秋」的國民美食】

儘管香港踏進11月,才剛經歷了一場颱風,天氣反覆無常,卻也總算等待到秋天的來臨。在此乾爽又微涼的日子,也是日本傳說中的「食欲之秋」,是美食之最的季節代表。當中秋刀魚乃是食材之冠,深受國民愛戴。

秋刀魚的當造期為每年9月到11月,此時的水溫利於魚類的生長,大多盛產於日本北海道、東北及九洲等水域。配合良好的水質,便孕育了肥美潤澤的秋刀魚,剔除了原本的腥臊味,肉身卻異常飽滿。

無論於家庭料理或居酒屋,鹽燒和炙燒均成為最受歡迎的烹調方式,只需原條烤製,配搭簡單的調味,例如海鹽、醬油和檸檬,便能大大提升食材的鮮味。而秋天所捕獲的秋刀魚,皮下充滿豐富的油脂,肉質彈牙嫩口,也是一試新鮮刺身的好時機。

秋刀魚成功躋身為國民美食,更是因為秋刀魚狹長的身型,與日本地形不謀而合。從文字表達上,中文與日文的漢字皆為「秋刀魚」,大眾都能一致理解當中的意思,自然成為大家交流美食的的共同語言。

這道家家戶戶都喜歡的菜式,更充份發揮了「旬を食べよう」的精髓,強調利用當造食材製作季節性的料理,以發揮食物的獨特性,帶出最新鮮及時令的美味。即使是一條如此廉價而低賤的食物,也能化身成為日本人的塊寶。

撰文:.3mi
相片來源: Freepik、Shuttershock

#食欲之秋 #秋刀魚 #國民美食

【 #不只農業 |香港新興的「週末農夫」文化】生存於以金融主導的城市,香港人習慣疲於奔命,跟時間競賽,利益大於眼前一切。另一邊廂,一群有心人卻願意返璞歸真,下田種菜,以最新鮮的食材回饋生活。追溯歷史,農業原是支撐香港開埠初期經濟的蓬勃產業,...
11/11/2022

【 #不只農業 |香港新興的「週末農夫」文化】

生存於以金融主導的城市,香港人習慣疲於奔命,跟時間競賽,利益大於眼前一切。另一邊廂,一群有心人卻願意返璞歸真,下田種菜,以最新鮮的食材回饋生活。

追溯歷史,農業原是支撐香港開埠初期經濟的蓬勃產業,農田於新界地區隨處可見。後來隨著急速的城市發展,農田規模大大萎縮。直至2020年,本地農田面積約有4,440公頃,卻只有347公頃屬常耕農地,蔬果自給率僅佔1.6%。加上受到政府影響,促使農地租期短等問題,令農民無以為計,迫不得已轉投其他行業。

而近年新興的「週末農夫」,有別於一般種植體驗,反之,這能視為一種工作概念,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對於全新生活模式的開闢。於假日之際,親自下田進行開荒、收割、施肥和翻土等工序,除了作為休閒的消遣活動,也是培養耐性跟心態的好時機,卸下平日忙碌的身份,專注於當下。

於農務過程中,人們學懂作物自擇,了解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週期和特性,藉此重新喚醒味蕾,欣賞食材最新鮮的狀態和模樣,重新思量「不時不食」的智慧,讓本土農作物重新主導飲食市場,令消費者學懂分辨不同季節的飲食習慣,從而檢視人與土地之間微妙的變化和關係。

當本地的元朗絲苗米及鶴藪白菜曾是我們引以為傲的農作物,我們也得思考,這些被遺忘的文化養份,如何重新滋養屬於香港滋味的土壤。

撰文:.3mi
相片來源: Freepik

#週末農夫 #本土農業 #香港製造

【 #不只酒精 |與萬人碰杯的啤酒盛宴】過去一個月,總在網絡上發現大大小小的「德國啤酒節」活動,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常加班後,喝下啤酒一刻的爽快,或跟三五知己於週末小酌一番的微醺時刻。而儘管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啤酒文化,「慕尼黑啤酒節」總是佔...
04/11/2022

【 #不只酒精 |與萬人碰杯的啤酒盛宴】

過去一個月,總在網絡上發現大大小小的「德國啤酒節」活動,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常加班後,喝下啤酒一刻的爽快,或跟三五知己於週末小酌一番的微醺時刻。而儘管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啤酒文化,「慕尼黑啤酒節」總是佔上重要的一席位,風潮直捲全球!

傳統上,德國人會於9月底開始舉辦不同的啤酒活動,一直延伸至10月,因此也有「十月節」
(Oktoberfest)之稱。此慶典起源於1810年,當時是為了慶祝路德維希王子的一場皇室婚禮而舉辦,及後發展成為國民每年一度的狂歡節目。另外,德國啤酒大多透過低溫發酵而成;因此每年10月就迎來新一輪的釀酒最佳時機,節慶也就是把上一季啤酒喝光光的日子!

德國啤酒一向以「清爽易入口」見稱,當中「拉格啤酒」(Lager Beer )更是最具風味。這全因來自1506年所頒發的「巴伐利亞純酒令」— 政府規定廠商僅能以最原始的食材,包括大麥、酵母、水及啤酒花釀製啤酒,禁止添加其他口味或材料,於是造就了現代德國啤酒的風貌。而縱觀多款德國啤酒,「梅爾森型啤酒」可說是啤酒節裡的象徵,兼具焦糖與烘烤香味,更帶有一絲苦韻,吸引無數民眾喝下一杯又一杯的經典飲料! 配搭有名的德國香腸及扭結麵包 (Pretzels),便能感受德國人最原始的快樂,亦能見證他們對啤酒的鍾愛。

除了美食,德國人也會於節慶期間穿上傳統的「巴伐利亞」服飾,以承傳及宣揚他們引以為傲的歷史文化。雖然近年疫情關係,德國啤酒節也曾經停辦,導致許多啤酒迷未能參與其中。但願我們總有一天,能毫無顧忌與親朋好友碰杯,喊上一聲 Ein Prosit,過上不醉無歸的一晚!

撰文:.3mi
相片來源: Shutterstock

#十月節 #啤酒節 #慕尼黑啤酒節 #啤酒

【 #不只搞鬼 |萬聖節原是悼念亡靈的日子!?】來到一年一度「扮鬼扮馬」的日子,除了經典的恐怖造型,大家也會裝扮成不同的「惡搞」角色。但充滿神秘感的萬聖節,原來背後盛載了一段悠長的歷史,也與宗教的文化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萬聖節 (又稱萬...
28/10/2022

【 #不只搞鬼 |萬聖節原是悼念亡靈的日子!?】

來到一年一度「扮鬼扮馬」的日子,除了經典的恐怖造型,大家也會裝扮成不同的「惡搞」角色。但充滿神秘感的萬聖節,原來背後盛載了一段悠長的歷史,也與宗教的文化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萬聖節 (又稱萬聖夜) 最早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早於西元前,他們會在每年的10月31日,於蘇格蘭及威爾斯等地慶祝「薩溫節」(Samhain)。西方傳說中的10月尾,在世的人與靈界異常密切,為了避免孤魂野鬼入侵現實世界,於是特意打扮得古靈精怪,冀昐能嚇走各種鬼怪之說。

經過數世紀的洗禮,不同宗教也有慶祝薩溫節的慶典,繼而混合了各派的傳統, 漸漸統一成現今的萬聖節。當中天主教徒會於11月1日及翌日舉行「諸聖節」及「萬靈節」,也就演變成現今的 Halloween (全名為「All Hallows' Eve」),亦即名為諸聖節前夜,可見萬聖節名字與文化大有關聯。

而為人熟悉的「不給糖就搗蛋」(Trick-or-Treat),亦是來自蘇格蘭的習俗;當時低下階層的孩子會拜訪富裕的家庭,為已故的親友進行祈禱活動,以賺取不同禮物,如金錢或靈魂蛋糕 (Soul Cake),最終卻變成家喻戶曉的萬聖節遊戲,禮物亦由糖果所代替,也是小朋友最簡單直接的娛樂活動!

時而今日,萬聖節已是全球性的慶祝節日,抹去了宗教的色彩,更是一個商業化成功的例子,每年也為各國帶來可觀的收益!但願大家在怪誕的日常,也能有「搞怪」的情趣,以抵抗世界的無奈,也未嘗不可呢!

撰文:.3mi
相片來源: Freepik

#萬聖節 #薩溫節

【 #不只藝術家|從睡房認識本地跨媒界創作人 Jerry Haha】不久前在深水埗大南街的一個角落,展出了一個看似 90 年代少年人睡房的情境裝置,牆壁上貼滿樂隊海報,從易入口的 Post-Punk、英倫 Brit-pop、美式 Grung...
21/10/2022

【 #不只藝術家|從睡房認識本地跨媒界創作人 Jerry Haha】

不久前在深水埗大南街的一個角落,展出了一個看似 90 年代少年人睡房的情境裝置,牆壁上貼滿樂隊海報,從易入口的 Post-Punk、英倫 Brit-pop、美式 Grungy、實驗性 Art-Rock、電子音樂和原祖的 Hip-Hop音樂,都共處於一室,這個亮眼的展覽名為「New Balance Presents: Jerry Haha CHERRY featuring 9060」,由跨媒界創作人 主理,到底這個年輕人有甚麼能耐,可以獲得品牌的青睞,以新時代年青人的視野創作呢?

就是要​​恃着「年輕」敢想敢試
Jerry Haha 一頭鮮艷的漂染頭髮很惹人注目,他以大膽、具日本街頭氣息的衣著見稱,在十八歲時得到一個機會,遷居日本,到品牌 Human Made 當實習生,其間更發現了自己的可能性,如今他是身兼 DJ、攝影師、時裝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形象指導、品牌 Cashmerepullover 創辦人和 ARTIFICIAL DUST 創意工作室創辦人的 slasher。他所具備的好奇心、創意和行動力,都是現世代年輕人的寫照。

對於鍾愛的事情研究到底,化為靈感泉源
Jerry Haha 生於 90 年代尾,雖算不上真正經歷整個 90 年代,卻因為沉迷復古時尚,被當時的衣服造工、質料和設計,而深深愛上這個時期的事物。當時網絡世界尚未成形,要追看有趣的資訊、產品就要花上更多時間和熱情作深度發掘,因此從中獲得的快樂更珍貴,回憶更深遠。這便啟發到他以 90 年代青少年潮流文化為靈感開端,為品牌策展一回跨世代混合媒介展覧,將場地打造成象徵少年人最原始表達自我的平台 —- 睡房,讓大眾藉此窺探年輕人的內心世界。

憑獨特個性吸引更多同路人
從 Jerry Haha 的打扮、言行舉止和作品,我們都可以看出他非常有個性,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有的看法,難怪除了場景裝置,展覽還有來自不同界別的同路人仗義支持,出演影集模特兒,如 Gareth .T、Moon Tang、陳漢娜和本地樂隊 Arches 等,展現年輕人忠於自己的本質,即使擁有不同理想、目標,都能夠結集同行。

相信無論屬於那一個年代,年青人的共通點就是那種大無畏精神,若果看到這裏的你,也有一份與 Jerry Haha 一樣的創作之心,事不宜遲開始動身吧!

相片來源:

#新世代創作人

【不只懷舊|非常「香港」的特色設計小物】雖然有句話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當所有人都尋求創新時,其實也有不少人偏偏鍾愛懷舊。時代變遷,物是人非,舊事舊物隨時間流逝而被淘汰,但設計心思用得其所,我們就可以將不合時宜的舊物翻身,設計成風格獨...
07/10/2022

【不只懷舊|非常「香港」的特色設計小物】

雖然有句話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當所有人都尋求創新時,其實也有不少人偏偏鍾愛懷舊。時代變遷,物是人非,舊事舊物隨時間流逝而被淘汰,但設計心思用得其所,我們就可以將不合時宜的舊物翻身,設計成風格獨特的新品,留住過去的美好,將香港時代變遷的文化一一記下。香港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今日我們就一於追逐懷舊的蹤影,看看有什麼本土情懷的設計小物,回味一下~

當舊式樓房特色變成皮革用品
唐樓樓下一排排的鐵皮信箱,舊式房屋的鐵閘,是香港特色標誌,也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雖然現在舊式樓房已經見少買少,但Nardos Vintage Leather ,融入皮革用品上,例如:手袋、鎖匙包、卡片套等。創辦人憶述,自己屋企從前三代同堂的家門也是這種同款鐵閘,而鐵皮信箱也是屬於自己的一種成長印記,希望並將這種漸漸消失的特色延續下去。

舊時代盛載快樂的燒味袋
六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各類商店、食店抑或燒味店大多數都會用便宜又方便的雞皮紙袋作為外賣包裝。每逢節日或是喜慶日子,大人們下班後會去燒臘店「斬料加餸」,小孩看到父母回家時拿著燒臘紙袋時都會很雀躍。舊日子,一個「袋子」就能盛載一份簡單的快樂。為了留這個香港特色,香港猿創 「燒味袋」就用了傳統燒臘店紙袋作為設計元素,再加插富有趣味性的構圖,物料則選用了跟雞皮紙質感超近似的材質,強韌耐撕,防水防污,可以用手或機清洗。最近還榮獲香港智營設計大賞兩個獎項,不如約埋三兩知己孭住燒味袋再去燒味舖食返碟叉雞飯,場面一定好有趣!

舊香港「渠蓋」的杯墊
可能你會想「渠蓋」也可以是設計元素?沒錯,香港開埠初期的溝渠並沒有被好好覆蓋,而井蓋就是當時殖民地政府為改善本地供水及排污的改革方案,故為舊時特色之一。雖然香港井蓋沒有日本的活潑花俏,但勝在功能性強:香港常見的井蓋花紋有二,方形格子代表污水渠;圓圈花紋的則是雨水渠,故有「圓清方濁」的講法。而「H↑K」中間的箭嘴,則是英殖期間象徵政府物料的標記,如今稱得上是絕版貨,香港設計品牌 的杯墊系列,抽取了井蓋最具標誌性的形態和標示,在井蓋上以香港人造的字體——「自由香港楷書」加上了「香港」大字,如此別有一番的小物也曾獲得金點設計獎的殊榮。

不能否認的是具有舊香港特色的東西日漸消失,為了守住那些美好的懷時光,不妨支持一下這些記錄時代變遷的設計小品吧!

相片來源: 、 、

#懷舊信箱手袋 #燒味袋 #杯墊 #香港設計

【 #不只貓咪|專為貓奴而設的創意工具!】相信世上大概沒有幾多個能抗拒小貓咪在自己面前撒嬌的樣子,尤其是又到了乏味的星期三,真想無時無刻都望著一些可愛的東西來逃避工作。養真貓未必人人都可以,但如果有樣創意工具讓你「造」一隻屬於自己的貓咪,你...
05/10/2022

【 #不只貓咪|專為貓奴而設的創意工具!】

相信世上大概沒有幾多個能抗拒小貓咪在自己面前撒嬌的樣子,尤其是又到了乏味的星期三,真想無時無刻都望著一些可愛的東西來逃避工作。養真貓未必人人都可以,但如果有樣創意工具讓你「造」一隻屬於自己的貓咪,你又會否想試試?

日本 GRIT 株式會社、S2ファクトリー株式會社攜手打造的 Uchinoko Maker(貓咪插圖產生器),只需幾個簡單步驟,你就能創造出專屬的貓咪插圖,隨時儲存下載或分享到社交平台,讓朋友一睹自家小貓的風采。從貓咪的體型、花紋、眼睛、顏色、耳朵和小嘴巴等特徵都可以自由配搭,組合多達2億種,不論是三色貓、黑貓、橘貓還是大肥貓,都任由大家隨心創作。

想將如此 Kawaiii 的貓咪印上不同的日用品上?無問題,插圖除了可以製作成電話屏幕桌布之外,還能透過 SUZUR I電商購買自己所打造的貓咪插圖商品,包括T-shirt、手提袋、手機殼等,而每購買一件,平台便會向救援貓咪組織捐出貓咪一日所需的食費,非常有意義。

不知在眾多讀者入面有幾多人是貓奴呢?若你已經開始心動,不妨現在就開始動手製作專屬於你的貓咪插圖吧,喵~

立即試玩:https://uchinoko-maker.jp/

相片來源: 、

#貓咪插圖產生器 #うちのこメーカー

【 #不只3點3|揭秘英式下午茶與英女皇之日常】整個9月,世界各地也沉淪於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的悲痛消息中,不同角落也有哀悼活動,確切地印證了一個年代的終結。落幕之際,眾人也紛紛把英國王室的記憶保存與分享。而舉世聞名的英式下午茶,也與英女...
03/10/2022

【 #不只3點3|揭秘英式下午茶與英女皇之日常】

整個9月,世界各地也沉淪於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的悲痛消息中,不同角落也有哀悼活動,確切地印證了一個年代的終結。落幕之際,眾人也紛紛把英國王室的記憶保存與分享。而舉世聞名的英式下午茶,也與英女王的日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下午茶」於飲食文化中,被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其起源便要追溯至公元18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由第七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瑪麗亞所創立。當年的英國貴族用餐習慣只有早點跟晚餐;而晚餐為了顧及上流社會的社交生態,往往延至舞會等活動結束後才得以進行。而為了果腹,公爵夫人便決意於下午4時左右,準備點心餅乾及紅茶,親自招待大宴親朋。久而久之,下午茶成為了貴婦間的傳統文化,當中的禮儀更被推崇至今:包括泡茶的儀式及禮節、穿著的服飾及茶點的擺位裝飾,都需遵守正統的規條。

繁文縟節間,英式下午茶也確立了英國獨特的餐飲文化,由其對「茶」的鍾愛程度,能從 Breakfast Tea、Afternoon Tea 、High Tea 等詞彙的誕生,與當中的沖泡及細節品嚐中,一一反映過來。除了茶品,點心的皇者「英式鬆餅」更是下午茶必備的食物,據說更是英女王最愛的糕點,是餐單中不可或缺的茶點!此外,英女王每天都有下午茶的習慣,即便公職在身,或到各地出巡,均會於每更下午 5 時品嚐下午茶!而且英女王更私藏了一本紅色薄子,內裡記錄了緊接兩週的菜單,英女王也能跟隨心情或喜好,把喜歡或討厭的食物於薄內進行標記,好讓廚師隨時作出調整。

雖然歷史會隨著時日逐漸褪去,但食物的味道與氣味,卻不會因而消失,當中的文化意義,也會留存到每個人的心中。懷緬英女王之時,不妨呷一口熱茶,吃一口鬆餅,好讓我們踏上一趟味道的回憶之旅。

撰文:.3mi
相片來源: Shutterstock

Tea #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 #鬆餅 #紅茶 #英女王

【 #不只主子|自願成為「貓奴」 原來大有科學根據?】打開社交平台,盡是朋友與「貓主子」的放閃照,或是貓咪們的論盡搞笑短片,不禁令人捧腹大笑。曾有研究證實,載有貓圖像的文章,平均點擊率近乎是狗仔的2倍!相信為主子服務,大概也是每一個貓奴每天...
30/09/2022

【 #不只主子|自願成為「貓奴」 原來大有科學根據?】

打開社交平台,盡是朋友與「貓主子」的放閃照,或是貓咪們的論盡搞笑短片,不禁令人捧腹大笑。曾有研究證實,載有貓圖像的文章,平均點擊率近乎是狗仔的2倍!相信為主子服務,大概也是每一個貓奴每天最幸福的事!

而貓咪能成為人類的新寵兒,最關鍵的原因竟是來自「嬰兒釋出器」(Baby Releaser) 的原理。生物學上,貓咪的體型、聲音與五官等的生理特徵與人類非常相似;尤其是圓渾的雙眼,無辜的眼神與嬰兒無異,使人類無意間把貓咪看待成自己的新生兒。此時,人們體內的荷爾蒙會急升,亦會喚起如吸毒般帶來的催產素,產生愉悅興奮的感覺,自然也負起照顧牠們責任。

想跟貓咪一同「躺平」跟耍廢嗎?這確也是其中一個疼愛牠們的理由。動物學家指出,與狗隻天生忠誠及願意為主人服務的性格相比,貓咪慵懶而高傲的格調,相對是人類所嚮往的生活風格,為我們所敬崇與羨慕。同時,心理學著名的「稀缺原則」(Scarcity Principle),亦可解釋貓咪偶爾撒嬌黏人的行為,卻源於稀罕的關係,往往容易得到貓奴們的愛戴,甘願被乖乖馴服。

往後,當想起令人懊惱的工作,或憶起那則悲痛的新聞,那就任由自己放空,享受粉嫩肉球的抓狂,就是最簡單直接的靈丹妙藥啊!

撰文:.3mi
相片來源: Freepik

#貓奴 #主子 #貓咪 #毛孩

【 #不只時裝 | 回顧CENTRESTAGE 2022 細看四個本地初創時裝品牌 】 一年一度的亞洲時尚盛事 CENTRESTAGE 2022 剛剛在會展圓滿結束。是次展會以「多元共融」為主題,強調自我表達、多樣性和包容的設計理念,一如以...
23/09/2022

【 #不只時裝 | 回顧CENTRESTAGE 2022 細看四個本地初創時裝品牌 】

一年一度的亞洲時尚盛事 CENTRESTAGE 2022 剛剛在會展圓滿結束。是次展會以「多元共融」為主題,強調自我表達、多樣性和包容的設計理念,一如以往鼓勵本地設計師參與,為香港時裝界注入非凡創新力量。開幕展 CENTRESTAGE ELITE 裏面有香港知名品牌 DEMO 作為代表展開序幕,設計師 Derek 更曾被選為 10 Asian Designer to Watch為活動打響頭炮。今年參加發佈會的本地設計師超過二十組,未必為人熟悉,現在藉此機會為大家帶來四個精選初創時裝品牌,齊來認識一下~

幼化成沙漠中的公主 By CAR2IE
浪漫的ruffle和串珠是 CAR2IE 的設計代號,主理人 Carrie Kwok 今次參展系列「Bond of Faith」展示女性剛柔並重之美,因此我們能夠看到作品使用了金屬塗層織布的材質,而顏色則以大地色系為主,營造了一種塵土飛揚的感覺;亮麗的金黃色和深藍色相繼碰撞,則像陽光折射在海面上泛起的漣漪,一切都在呼應其背後故事:那個看似柔弱的公主像隨時會在沙漠中消弭,但在光影照射下她更似風沙中的一股清泉,作品完美呈現這種氣若游絲的味道。

柯德莉·夏萍的美學 By Lapeewee
品牌 Lapeewee 是來自美國的一個口語 - Peewee,形容細小精巧的物件能拼湊出無限的想象,寄意自家作品能容納很多有趣的構思。今次品牌靈感來自Audrey Hepburn 在電影《羅馬假期》中端莊美麗的形象與氣質,為延續固中經典女性風格,新系列在剪裁上特別簡約,更融入了19世紀歌德式宮廷腰封車線和馬甲元素;再以中性服裝做點綴,在硬朗的西裝上混合薄紗,呈現一重更具現代感的美學,一看有沒有更加像型格女僕?

寂靜與熱鬧共舞 By ARTO.
品牌 ARTO. 今次參展系列「Dancing in the Night」用顏色上演一場思緒交錯的篇章。靈感來自同為創作人的她,腦袋一到了夜闌人靜的晚上總是轉個不停,想法和點子就在此時此刻翩翩起舞。作品以黑色作為基礎色,代表黑夜;而顯眼的紫色、藍色、橙色,表達了寂靜的環境與熱鬧的腦細胞之間的對比。點點聚散的反差又有沒有令你想起某個夜晚靈機一閃的自己呢?

假如香港是個部落 By WHY
如果香港是一個部落,那麼我們會穿什麼衣服來打扮自己?WHY今季就為大家呈現這個幻想,以少數民族的服飾為靈感,在設計中融入文青的穿搭特色;在作品不時應用四方和T字的平面拼貼,以及立體結構剪裁;整體設計還不時看到傳統和現代的設計元素,例如:KIMONO 袖子恤衫、腰果花背心長裙、卡其色長袍外套等,綻放古今中外交融的魅力。

既然常說在香港追夢很難,現在難得有新血奮身投入,創造一個屬於本地時裝界的未來,何不多多認識、了解和支持呢?

相片來源:、 、、、、HKTDC

【 #不只飲食|大牌檔的麻甩鑊氣味與人情味】8月盛夏之際,遠近馳名的北角東寶小館卻悄然「被離場」;鑊氣小炒與戰鬥碗的浪漫,亦再次沒落於香港人的眼中。而持牌的大牌檔數目近年不斷遞減,只剩下數十間,令人不禁婉惜眼前美麗的風景,最後只能淪為歷史。...
09/09/2022

【 #不只飲食|大牌檔的麻甩鑊氣味與人情味】

8月盛夏之際,遠近馳名的北角東寶小館卻悄然「被離場」;鑊氣小炒與戰鬥碗的浪漫,亦再次沒落於香港人的眼中。而持牌的大牌檔數目近年不斷遞減,只剩下數十間,令人不禁婉惜眼前美麗的風景,最後只能淪為歷史。

「大牌檔」經常與「大排檔」作通用詞,其實「大牌檔」才是「正」字,人們卻不以為意。正值1950年代,政府為了刺激戰後經濟,陸續發放經營熟食檔口的牌照,而「大牌」是代表面積較大,佔地較廣的牌照。早期大排檔多塗上平價的綠色油漆,以鐵皮為主要建築材料,形成具有特色的小部落,非常搶眼!及後1970年代,政府大肆整頓市容,把部分大牌檔遷到熟食市場,東寶小館便是其中一間藏身於北角熟食中心的檔口。

名字的有趣由來外,撚手的鑊氣小炒無疑是大牌檔的主角之一,當中坊間所稱的「鑊氣」,並非傳言,而是大有學問!事實上,「鑊氣」的原理來自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s),是食物於約140-165℃ 高溫烹調下,所產生的化學作用。為此,火候與速度的掌控非常重要,精準的拋鍋角度也不容忽視。廚師不停翻炒的動作,目的是為了食材於甩鍋的一刻,能𣊬間接觸爐火,讓食材的油脂進行氧化,繼而令食物的表面,於高溫下呈現焦香的狀態。

美拉德反應與焦糖化中把「糖」分子瓦解的過程相似,但前者同時會令食材中的「蛋白質」分解,充分解釋了在烹煮肉類、海鮮或飯麵中,所產生的獨特氣味何其誘人,色澤也如此吸引。

相信大牌檔的吸引之處,除了食物與風味,更是此起彼落間的歡笑聲與清脆的碰杯聲,滿載了獨有溫暖的人情味!由從前的繁榮興盛,到此時此刻的逐漸衰落,可說是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撰文:.3mi
相片來源: Shutterstock

#大牌檔 #戰鬥碗 #鑊氣 #小炒

Address

202, 2nd Floor, Yu Yuet Lai Building, 43 Wyndham Street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9:00
Tuesday 10:00 - 19:00
Wednesday 10:00 - 19:00
Thursday 10:00 - 19:00
Friday 10:00 - 19:00

Telephone

+8523568164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en & Paper Limited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Pen & Paper Limited:

Videos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