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與活動場域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佔地6.6公頃,園區的整體規劃構想是以文化公園為概念,為全台唯一結合表演、教育、展示、休閒等多樣化功能的藝文特區。園區初期的構想及規劃,國內藝文界的祭酒—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及新港文教基金會陳錦煌醫師出力甚多;閩南式風格的主建築是名建築師黃永洪的精心傑作,亭台閣樓,水榭迴廊,交織成一個優雅、豐富、多層次的空間;室內具國際水準的專業舞台,則出自舞台設計名家林克華的手筆。
以演藝廳為例,深達22米的舞台為國內罕見,使表演團體有更大揮灑的空間;設計時使用電腦模擬觀賞效果的座位,則讓觀眾更貼近舞台,與舞台上表演者形成緊密的互動連結。位於演藝廳大廳氣勢雄渾的草書「游於藝」,則出自名書法家董陽孜之手。各擅勝場的藝文界大師紛紛傾注其耀眼才華,甫開幕便凝聚如此恢宏大器的藝術能量,使表演藝術中心的起步已是不同凡響。
本中心擁有各種不同的表演場域,主體的演藝廳共有972個席次,另貼心的規劃了8個身心障礙專用席,及貼心的親子包廂,使一般較少有機會觀賞藝文演出的弱勢人口,也能在舒適的環境下,享受著劇場演出所帶來的美好。演藝廳還設有升降樂池,是國內少數可以演出歌劇、音樂劇的場地。燈光、音響、舞 台等設備均具國際水準,不論是何種類型的演出,均能在演藝廳中得到最大的發揮。
富實驗性質的實驗劇場最大的特色在於舞台採升降方式設計,且座椅設備可作單面、雙面、三面或四面展開,若單面展開成鏡框式舞台有240席,四面開展成環型舞台時則多達378席,因此可以表演節目的性質作多樣性的調整,由於內裝風格前衛、特殊,亦適合各種具實驗精神的表演型式。
...
戶外荷花池環繞的水榭舞台、印尼涼亭式的多功能表演亭及具有蝴蝶造型牆的戶外表演亭,均是開放式演出場地,在此演出能夠增加觀眾與表演團體間之互動,拉近民眾與表演藝術的距離。此外,表演藝術中心還有大小排練室可提供表演團體熱身或提供給社區或學校社團使用,使對表演藝術有興趣的學生、團體均能擁有一個熱情揮灑創意的表演空間。
室內展覽場則擁有恆溫恆濕的控制系統,是嘉義地區條件最優的展覽場地。可容納160人的視聽教室則是會議、演講、訓練的好場所。
芙蕖廳及淥波居則可配合主題性策展、小型編制演出,並規劃成藝術文化工坊及創意產業展售中心,整合藝術創作、展覽、銷售等功能,培植文化創意產業並銷售具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